七月的风裹着烫意掠过城市上空,蝉鸣在柏油路上撞出碎裂的响。天气预报里的橙色高温预警已挂满了前后十几天,地表温度突破40℃的午后,连空调外机都在“嗡嗡”抱怨。可当我穿过蒸腾的热浪走向每一段道路时,却在每片树影里、每个转角中,遇见了比烈日更炽热的坚守。
黄海大道的紫叶李旁,绿化工人老李正踮着脚修剪枝丫。他的草帽边沿结着盐花,工装后背洇出深色的“地图”。修枝剪在他布满老茧的手里上下翻飞,“咔嚓”声里,过于茂密的枝丫被梳理得错落有致。
环卫工王师傅的竹扫帚在人行道上划出沙沙的韵脚。她的三轮车上除了垃圾桶,还挂着两个保温桶:一个装着冰镇绿豆汤,一个盛着淡盐水。“咱们干这个的,中暑可耽误事儿。”她指着被晒得发白的斑马线说,“你瞧这西瓜皮,太阳一烤黏在地上,得拿小铲子慢慢铲。”说话间,她已弯腰捡起绿化带里的塑料瓶,动作像采撷花朵般自然。风掀起她的袖管,露出手臂上被蚊虫叮咬的成片红斑,却比任何珠宝都耀眼。
十字路口的市政维修车旁,赵班长正蹲在污水井边检查管道。他的安全帽绳在下巴勒出红印,防护手套摸上去烫手。“这处井盖有点塌,得趁中午人少赶紧修。”阳光透过他的安全帽檐,在他汗湿的睫毛上折射出细碎的光。
古人说“七月流火”,原指夏去秋来的天象。可在2025年的7月,我却在每片树荫下、每条街道旁、每处检修点,读懂了另一种“流火”——那是绿化工人修剪枝丫时滴落的汗,是环卫工扫帚划过地面的响,是市政工人拧紧最后一颗螺丝的力。他们用滚烫的付出,把城市的每寸肌肤都擦拭得清亮,让每个在烈日下行走的人,都能触摸到清凉的温柔。
当夜幕降临,城市亮起万家灯火,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工装或许已晾在楼道里,那些被晒红的脖颈或许正敷着湿毛巾。但我知道,明天的太阳升起时,你们的身影又会准时出现在道路的各个角落——因为你们的名字,叫“城市守护者”;因为你们的存在,再热的夏天,都有最踏实的清凉。
(安环)
撰稿:刘军
部门负责人:李明
校对:房金鹤
责任编辑:孙小玲